评价指标及标准

   

达标(A

不达标(C

学 条 件

1. 学校独立设置。规模在30个班以上,平均班额达标。生均占地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(老城区学校不少于25平方米),新建学校不少于66667平方米。校园校舍满足师生学习、生活的需要 

1)专门举办高中学历教育的独立法人,校园内外均未主办义务教育段学校;同一校名下无独立法人高中分校、校区及义务教育段学校

2)办学规模适度,一般在10-16轨之间,平均班额不超过50人,无高考补习班或插班复读生

3)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(老城区学校不少于25平方米)。新建学校不少于66667平方米

4)学校有8跑道(塑胶)400米标准田径运动场,城市学校(新建校除外)不低于6跑道(塑胶)300米;20轨以上学校、设有分校区的学校应有两个标准田径运动场

5)拥有各类运动场地、体育馆(风雨操场);生均活动面积(含田径运动场、体育馆和其他运动场地等,不含楼顶空地、道路、走廊)不少于8平方米;体育器械丰富,能够满足正常体育教学和活动需要

6)生均校舍(不含宿舍)建筑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,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不少于4.5平方米且卫生设施齐全方便,能较好地满足符合住宿学生需求

计算口径:

——不达10轨的学校,学生总数的计算基数为标准规模(30个班)、班额(50/班)的总和(1500人),即申报学校校园面积不少于45000平方米,新建学校不少于66667平方米;校舍(不含宿舍)建筑面积不少于22500平方米

——核算生均资源时,需将所有在籍、在校学生纳入计算

——分部或同一校名、同一法人校区的生均资源需单独核算,不能混合后计算平均数据(下同)

1)初高中在同一校园内或初高中同一法人,未真正分设

2办学规模少于8轨,或超过20轨,或平均班额超过54

3)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低于30平方米(老城区学校低于25平方米)的标准

4)生均校舍建筑面积(不含宿舍)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,或生均宿舍建筑面积低于4.5平方米标准

5)无标准田径运动场或无风雨操场(体育馆),或生均活动面积少于8平方米标准

6)举办高考补习班、招收插班复读生或违反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,存在违规招生等行为

2. 学校教学、生活各类设备设施齐全,配置先进。建成智慧校园,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运用水平较高。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对学校个性发展形成支撑

1)图书馆达省二级图书馆及以上,图书馆使用面积不少于1260平方米,12轨制以上学校的图书馆使用面积应根据在校生的实际使用需求增加。生均纸质藏书不少于50册,有校内运行的电子图书馆系统,实行开放式、自动化管理,图书流通率高,年生均借阅图书20册以上。学生报刊种类丰富;阅览室座位达到学生数的1/10;电子阅览室电脑不少于100

2)音乐室、美术室等用房及设施设备充足。16轨制左右学校的美术教室、音乐教室分别按3个的数量要求配置,20轨制以上学校应适量增加

310~12轨制学校的理、化、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按443配备,有规范的仪器室、药品室、准备室以及标本室等。13制以上学校的理、化、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在443配备基础上,按照选科情况和开齐开足实验要求增加相关实验室数量(含美术、音乐、体育等专用实验室也需相应增加)。其中:13~14轨制学校,理、化、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总数至少增加1个(优先配备物理实验室);14~16轨制学校,理、化、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需各增加1个;17轨制以上学校,理、化、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数在14~16轨制配备要求基础上同比增加能根据校人才培养需要,装备设施设备先进的探索、创新、数字等各类特色实验室,但不抵算理、化、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

410轨制学校至少配备3个通用技术实践室,12轨制以上学校需适增加通用技术实践室,规模每增加4轨需增加通用技术实践室1

5)学生食堂满足师生用餐需要,安全卫生和设施设备达到地方规定的合格标准。餐厅面积和餐位数能满足师生就餐的需求

6)卫生室使用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,轨制较大的学校需适增加卫生室使用面积;有适应学校卫生工作需要的功能分区;按规定配置常用器械及药品

7)教室及各类专用教室均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运用充分,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教育教学,供学生使用的电脑数量充足,并保证正常使用。制定实施智慧校园建设规划,智慧校园建设与使用成效显著,拥有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,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,初步形成信息获取和信息产生的泛在环境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呈现于办学过程,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对学校个性化发展形成有力支撑

1)图书馆使用面积少于1260平方米,或超过12但图书馆使用面积未同比增加,或生均纸质藏书数量低于45册,或年生均借阅图书少于20

2)音乐室、美术室没有按标准配置,或教具设施不能满足课程实施需求

312轨制学校的理、化、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基本配置低于443比例要求;16轨制学校的理、化、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总量少于13个;17轨制及以上学校的理、化、生普通类标准实验室数未能同比增加

412轨制学校通用技术实践室配备少于3个;12轨制以上学校未能在3个通用技术实践室基础上同比增加

5)食堂不能满足师生就餐需求,或安全卫生和设施设备没有达到地方规定的合格标准

6)卫生室使用面积不足,或无明确的功能区,或常用医疗器械和药品不齐全

7)智慧校园建设明显滞后,或教室和各类专用教室无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,或学生使用的电脑数量不足

3.校园布局合理,环境优美。环境设计独特,内涵丰富。人文气息浓郁,文化品位高,形成和谐、健康、积极向上的氛围

1)校园布局合理,教学区、运动区、生活区三区分开,图书馆、实验室、信息中心的布局便于使用

2)建筑、道路、绿化、文化景点等设计体现办学理念,有整体规划,有个性特点,有较高的文化品位,形成和谐、健康、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。文化景点具有传承性、教育性

1)学校布局不合理,校园环境缺乏文化品位

2)校舍有CD级危房(不含认定的文物)

4. 学校办学经费满足办学需求,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8000元。学校经费收支平衡,无负债,或负债在合理范围,且债务化解成效显著

1)财政安排的办学经费满足办学需求,生均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

2)财政能适时安排改善办学条件经费,保障校舍设施得到及时维修、保养,教育教学设备得到及时添置、更换、升级等

3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,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。

4)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低于 8000元(已无法使用或按规定应该报废的需扣除)

5)办学经费收支平衡,无负债,或负债在合理范围且债务化解成效显著

1)生均公用经费低于省定标准,或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低于 8000

2)财政未适时安排改善办学条件经费

3)存在拖欠教师工资,或降低教师福利待遇现象

4)学校债务,化解措施不力

5. 校长有先进的办学理念、独特的办学思想,改革创新意识强,精于管理,深入教学一线,对教育教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。主持过省及以上课题的研究或改革项目的实施,科研成果在设区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

1)校长符合省定校长任职资质,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10

2)办学理念先进,改革创新意识强,善于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管理学校,发展定位准确,思路清晰,行为规范。坚持立德树人,健全综合协调、充满活力的育人机制;优化内部管理,调适外部环境,营造育人文化,形成育人合力,任期目标达成情况好

3)刻苦钻研教科研理论,研究主题切合学校管理、课程建设、教学改革等实践,每学期至少为全校教师作2次引领性的学术讲座或教育管理类报告;近五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3篇以上论文(至少有1篇学校管理类);五年内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部门立项课题或改革项目,在省市范围内有较大影响

4)精心组织教育教学改革,对课程改革、教师发展、学生培养和学校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的领导力。每学期听评课总数不少于30节,且覆盖面(年级、学科、活动课程)广

1)办学理念陈旧,缺乏对课程改革、教师发展、学生培养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力

2)每学期听评课(含活动课)总数少于20

6. 学校领导班子及管理队伍结构合理,素质优良,团结协作,有前瞻的观念、服务的意识、实干的精神,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,满意度高

1)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公开透明,职数设置、年龄结构、专业结构等科学合理,学历全部达标。95%以上的干部在教学第一线任教。近三年,10%以上的干部具有半年以上校际交流任教、支教、挂职锻炼等经历

2)管理队伍整体素质高,廉洁自律、勇于担当、团结协作,有前瞻观念、服务意识、实干精神,在师生员工中有较高威信,民主测评满意度(称职率)在90%以上

1)近三年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中有违法犯罪行为

2)师生对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满意度(称职率)低于85%

7. 教师师德高尚,敬业爱生,专业水平高。生师比不超过11:1。专任教师学历达标,硕士学位及其以上占比不低于20%,中、高级技术职务占比不低于60%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稳定,符合学校课程实施的要求。图书馆、卫生、实验室等工作人员胜任工作,有中级及以上职称

1)弘扬高尚师德师风,措施扎实,成效显著,教师恪守师德规范,敬业爱生,为人师表,无以教谋私、有偿家教等违规行为

2生师比达11:1师资配置充分满足各类课程开设的需要。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%,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15%以上(双本科可1:1换算),或含在职读研教师达20%以上;具有中、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0%以上

3)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数量足够(按班级数1:1配备)、业务精湛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,能充分满足课程改革需要,在德育工作、校本选修、研究性学习、社会实践、社团活动等方面起到指导示范作用

4)图书馆专职人员不少于3人,其中至少1人为图书管理专业出身人员。理、化、生实验室专职实验员的配备比例为10轨制学校222人,12-16轨制学校333人,16轨制以上需同比增加。二室人员均具有专业技术职称,60%以上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;非图书、实验专业出身人员均经过设区市级及以上上岗培训,取得合格证书,并参加相应专业提高培训,能胜任工作医务室至少配备2名具有资质的医务专业人员(可聘用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全日制在校工作),在编在校专职医务人员至少1人,寄宿制规模较大的学校需适当增加专职医务人员

1)师德建设措施不力,教师存在有偿家教等现象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

2)生师比超过13:1,或师资配置不能满足各类课程开设需要。

3校外兼职教师数量不足班级数的2/3,不能满足课程改革实际需要

4)医务室无在编在校在职专职医务人员,或寄宿制学校夜间无医务人员值守

8. 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,优秀教师数量充足。有特级教师或正高级教师。3/5以上学科有2位及以上教师在设区市及以上范围内享有声誉,具有引领教师专业发展、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。1/5的教师在省及以上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成果比赛中获奖

1)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,优秀教师群体已基本形成。2/3学科有设区市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,或4/5学科有设区市级骨干教师(含教学能手、教坛新秀等)

2)有本校培养的在职在编特级教师(或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、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),或有2名及以上省特级教师“培养对象”“后备人才”(以设区市文件为据);外聘特级教师或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近三年内全职在本校在岗。特级教师或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等在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外,能较好发挥传帮带作用,在指导、引领学科建设和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成效突出,教师认同度高

33/5以上学科师资较强,各有2名及以上教师在设区市及以上范围内享有声誉,具有引领教师专业发展、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

480%以上的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,能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、教育科研、教学管理和评估等

5)近三年20%以上教师在省及以上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成果比赛中获奖,有5名以上教师在设区级以上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

6学生对90%以上教师的教学工作比较满意

12/5以上学科无设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

2)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、教研教学管理的教师比例低于60%

3)学生对10%以上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满意

9. 教师培训机制健全,形式多样,效益显著。校本培训目标明确,主题鲜明。支持骨干教师、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完备,教师自主发展与组织帮扶结合好,专业发展水平提升较快。积极开展校际交流,赴校外挂职锻炼、出国进修渠道畅通。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、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2%以上

1)教师培训制度健全、机制顺畅,有三或五年校本培训规划、年度培训计划以及配套完善的管理、评价、激励、保障制度和举措。学习培训培养工作注重针对性、实效性,有较高的目标达成度

2)校内外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培养,制度完备、机制长效,有力助推教师加快专业成长

3“派出去”“请进来”活动有计划有组织,形式多。近三年10%以上的教师具有半年以上校际交流任教、支教、挂职锻炼经历

4)教师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,学校有积极的支援措施,教师阶段性、递进式的专业发展成果丰富,目标达成度较高

5)培训主题突出,围绕师德建设、课程改革、课堂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管理深度融合等专题开展。培训效益显著,绝大部分教师能适应课程改革要求

6教师学习、培训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专项开支,占教师工资总额的2%以上

1)教师培训机制缺失,校本培训规划、年度培训计划不落实。

2教师学习、培训经费占教师工资总额的比例低于1%

10. 学校办学目标明确,规划科学合理。发展规划涵盖全面,重点突出,措施扎实,保障有力,具有前瞻性、适切性和可行性规划施行顺利,实现程度高

1)能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,结合实际,科学定位办学目标经教职工广泛研讨、专家组充分论证、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认定,形成学校发展规划

2)规划质量较高,具有延续性、先进性、发展性、示范性、可操作性;能根据发展规划制订相关重点项目的行动计划和实施办法,能根据新的发展形势与任务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

3规划实施顺利,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体现规划精神,学校和各部门的年度、学期工作总结反映出规划实施情况,并有丰富的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和成果的佐证材料

1办学目标定位偏离学校实际,或背离素质教育要求

2)规划执行不力,实现程度低或学校各部门的年度计划、工作总结未能体现规划精神

11. 坚持依法治校,办学行为规范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,规范招生管理,严禁公开考试成绩排名和下达高考升学指标,未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稳定责任事件和违法违纪案件

1)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,办学行为规范,在全面落实《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》、执行“五严”规定等方面起示范作用,无违规办学、违规招生、违规补课、违规收费等违规行为。

2)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,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,基本建立适应课改要求的管理模式,在设区市范围发挥示范作用

3)未发生具有重大影响的安全稳定责任事件和违法违纪案件

1)办学行为不规范,存在违规办学、违规招生、违规收费以及加班加点课外集体补课、节假日组织集体补课等行为,或严重违反“减负”规定,学生家长反响强烈,受到教育部门处罚。

2学校管理模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要求。

3)近三年存在安全稳定责任事件违法违纪案件

12. 坚持与时俱进,大力推进学校管理制度和治理方式的改革创新。规章制度健全,岗位职责明确,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可,执行情况较好。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深度融合,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

1)积极推进体制改革、制度创新,注重管理机制的革新和管理文化的营造,形成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体系。

2学校规章制度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可师生满意度达90%以上执行情况好

3)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改革,运用网络技术进行选课管理、学分管理、质量管理、评价管理、资源管理、图书管理、后勤管理、家校沟通、社会联系等,管理效能得到提高。

1)学校管理制度和治理方式违背依法治校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

2)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融合程度管理效率不高。

13. 学校校风、教风、学风优良。“三风”建设坚持以人为本,促进师生发展,提高管理水平,取得良好效果,为广大师生自觉践行和社会广泛认同

1)重视“三风”建设,校风、教风、学风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,指向明确,表述准确,内涵深刻,富有个性

2“三风”建设有思路、有措施、有成效、有经验、有特色,促进教师学生发展、教育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升

“三风”建设措施不力,师生和社会对学校“三风”认同度低于60%

14. 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,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作用。推行校务公开,民主管理,各部门职能作用充分发挥,师生参与度高。教职工权益得到尊重与保障,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。学校与家庭、社会沟通合作机制健全,注重听取学生、家长的意见,自觉接受社会监督

1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,实行多种形式的校务公开,定期召开教代会、学代会,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涉及师生利益的决策符合民主管理程序,工作改进富有成效,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师生满意度达90%以上

2)建立与社会沟通合作的机制,积极探索社区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,通过学校发展指导委员会(董事会、理事会)、家长委员会、社区委员会及家访、接访等途径,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

1校长负责制未得到全面落实。

2党组织保障和民主管理不落实,教职工反映强烈师生满意度低于60%

3学校与社会沟通合作机制不健全。

15. 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,积极服务于发展素质教育和师生的学习与研究。图书馆、实验室、课程基地、艺体场馆、信息中心等充分开放,设施设备利用率高

1)校内教育资源利用率高,注重图书馆、阅览室、实验室、课程基地、校园网络、文体场所等各类教育设施的开发、开放、运用,使之成为提高教育、管理、服务效能的重要平台

2)立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,充分开发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服务于德育、课程建设、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。

1校内教育资源利用率低,存在闲置现象。

2)校外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利用。

16.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。建成内容完善、年级衔接、载体丰富、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。积极实施课程育人、文化育人、活动育人、实践育人、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,形成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育人的局面。德育工作针对性强,成效明显

1)坚持德育为先,注重价值导向,目标体系、工作制度健全,活动内容丰富,形式创新、活泼,富有针对性、时代性和实效性,德育课程体系初步建构,德育工作特色基本形成

2)德育与各项工作有机融合,形成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的氛围;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方面的主阵地作用,德育工作在设区市范围内具有示范效应

3)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,立足服务学生终身发展,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指导、生涯指导、学业指导、生活指导和心理辅导等,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,确保身心健康成长。

4)充分发挥党团、学生会作用,学校共青团工作有地位、有影响、有特色,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,自主教育成效显著,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、行为习惯、道德水准

1)不重视发挥学科育人的积极作用,学科育人无明确要求和实践

2)常态化德育工作体系尚未形成,针对性不强,效果不明显

3)学生生涯指导工作制度不健全,措施不落实,效果不明显

17. 学校课程发展规划遵循国家课程改革要求,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。课程开发、开设和更新机制完善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,开齐开足上好规定课程学校建有选课指导制度,学生拥有个性化的课程修习方案课程资源丰富,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需求。建成一批深受学生欢迎、为兄弟学校示范的优质课程

1)课程发展规划符合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,有明确的建设目标、实施策略、评价标准等,课程发展规划实施富有成效。

2)课程资源丰富,课程开发、更新的制度与机制完善,形成基础性、拓展性、研究性、实践性相结合的选修课程体系,满足学生选择性修习需求。

3)建立学生选课制度,指导学生自主选课,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修习方案,高一、高二开设的选修课程均不少于15门,12轨制以上学校需同比增加。

4)优质课程建设成效显著,能为兄弟学校提供示范的优质课程不少于10

5课程基地建设规划得到有效实施,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。

1)课程资源不丰富,或选修课程虽达到一定数量,但多为学科类课程的延伸,涉及领域不广,不能满足学生选择性修习需求。

212轨制高中高一、高二选修课程的开设均少于15门,13轨制以上学校未能同比增加。

3)优质课程建设成效不显著,在设区市范围有影响力的优质课程数量少于4门。

4未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,存在干扰学生自主选课现象。

18. 大力推进教与学方式改革,积极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。普遍运用启发式、讨论式、参与式等教学方式,有效提高教学效率。注重引导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学习,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。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,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

1)教与学的改革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,目标明确、重点突出,改革成果较为丰富

2教师普遍运用启发式、讨论式、参与式等教学方式,引导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学习,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。

390%以上的教师对教与学的改革创新有研究、有心得、能示范,教学研究、课题研究、团队研究形成风气

4)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,网络学习资源丰富,课堂教学运用适当,师生网络交流顺畅。信息技术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,有丰富的成果与经验

5现场考察随堂听课专家评优良比例达到85以上。

1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,存在“满堂灌”现象

2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成效不明显,网络学习资源匮乏,师生未能借助网络进行有效交流。

3现场考察随堂听课专家评“一般”及以下比例超过30

19. 坚持素质教育导向,学生评价、教师评价、课程评价体系完备。健全学生综合评价制度,完善考试评价机制。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,助推学生成长、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进。评价科学规范,成效明显

1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、学生评价、教师评价体系,评价制度改革体现素质教育发展导向。

2)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机构,有制度,有方案,评价内容具体,操作流程规范,评价结果客观公正

3三项评价相互促进,有力助推学生成长、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进

1坚持素质教育导向,单纯用考试成绩评价教师、学生

2教师绩效评价流于形式,未能起到激励作用。

3)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流于形式,评价结果存在不客观公正现象

20. 立足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育人业绩,注重围绕学科建设,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。教科研工作有规划,有措施,有保障,有成效。有多项省级及以上研究课题和实验项目,有一批高水平的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

1教科研工作立足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学校办学绩效,突出问题导向,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,注重针对性、实效性,有效解决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。

2教科研工作有组织、有规划、有课题、有总结、有激励。学科组、年级组有教科研课题,教师有个人研究专题

3)学校每年组织骨干力量,围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,并有所突破。近年内本校人员至少主持或参与完成3项省级及以上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,现正在研究设区市及以上课题不少于1

4)教师个人研究成果丰硕,论文质量较高。近三年年均有30%的教师在省级以上公开出版的报刊上发表论文(刊物不少于1200字、报纸不少于800字)、在设区市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论文竞赛中获一等或二等奖,其中公开发表论文的教师(人数)比例不低于20%

5)积极进行教改实验,实验成果设区市及其以上范围产生影响。

1教科研工作脱离教育教学实践,未能对教师和学校发展起到助推作用。

2)学校教科研工作组织不力,尚未形成人人参与的科研氛围。

3近三年,无省级及以上获奖或表彰的科研成果,或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年均人比低于18%

21. 重视国内外教育交流与合作,不断拓宽办学视野。学校多次主办或承办国内外教育交流活动,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。主动与区域内兄弟学校分享与交流发展经验,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升。注重借鉴国外同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、方法,优化人才培养方式

1加强国内教育交流,年至少主办或承办设区市及其以上教育教学研讨交流活动1次,组织参加设区市及以上各类教育教学研讨交流的教师不少于30%

2加强国际理解教育,积极与国外教育机构及同行联系与交流,注重借鉴国外同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、方法,优化人才培养方式。学校有国际教育交流友好学校,定期组织师生互访,开展教育交流活动。

1近三年,组织面向兄弟学校的示范性教育教学活动

2)近未组织师生进行国际交流活动无国际交流项目

22. 学生全面发展,综合素质好。学业成绩优良,学习负担合理,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。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各项活动,在设区市及以上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。学生社团类型多样,活动内容丰富,参与面广,学生校园生活幸福感强

1)学生全面发展,学生综合素质合格率达到95%以上

2)近三年学生中未发生违法犯罪案件

3)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制度健全,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%以上;毕业生视力不良率低于70%,或升幅低于入学初5%

4)学业负担合理,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98%以上

5)教学质量优良、稳定,近每年均有80%左右的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

6)学生社团类型多样、活动丰富、参与面广,社团数量不低于高中班级总数社团组织结构规范、健全,学校能够提供必要的场所、经费等支持和相应的专业指导;社团活动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,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重要平台,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

7)近三年有15%以上学生在设区市级及以上举办的各类活动中获奖(含招飞、市级以上专业运动员输送),每年都有特长生被高校录取

1)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低于90%

2)毕业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低于85%

3)学业水平测试一次合格率低于95%

4)连续三年升入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

5)学生社团数量不足班级总数的2/3,或社团活动开展不正常。

23. 积极践行先进的办学理念,经多年积淀与凝练,形成本校特有的传统优势、办学特色和良好的办学声誉

1)有先进办学理念,经多年追求、积淀,形成学校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,并成为学校声誉的重要标志,在设区市内外有较大的影响

2)以先进的办学理念、科学的办学目标统领学校特色建设规划,办学特色有一定时间的建设过程,有专门的科研课题、校本化特色课程等作支撑,90%以上的学生受益,有显性的阶段成果,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同行认同度

3)自评概述与特色报告对办学特色的提炼、总结基本一致、特色总结与办学实际基本一致;特色报告具有个性,充分体现特色内涵、建设成果与经验

1)办学特色定位不准不能惠及大多数学生

2)办学特色建设缺乏课题或课程的支撑。

24. 学校是所在区域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、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、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科研的基地,其经验在设区市及以上范围内推广

1)学校在素质教育的目标设计、制度创新、模式探索等方面有研究、有实践、有成效,在设区市范围内发挥典范作用

2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,改革成果在校内外得到推广应用

3教育科研成果丰硕,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,其经验可资兄弟学校学习借鉴。

1学校明显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,学生课业负担过重,学生及家长满意度低

23年无教学改革经验或研究成果在区域范围内推广

25. 充分发挥学校优势,服务社区,多渠道为兄弟学校发展提供支持。学生、家长、毕业生满意度高,同行及高等学校评价好,认可度高

1)开发开放学校资源,发挥学校人才优势,利用多种形式服务社区,使学校成为社区教育的基地、精神文明的窗口

2)多形式为兄弟学校提供服务、支持,主动输送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,不抢生源、不挖名师,区域内学校同行评价满意达到80%

3)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和毕业生发展跟踪调查机制,学生、家长、往届毕业生对学校评价好,各方评价的满意率在80%以上

1)学生、家长、往届毕业生对学校评价满意低于70%

2)学校在设区市范围内的同行评价中满意度低于70%

3)未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和毕业生发展跟踪调查机制

当前位置:
网站首页    特色专栏    迎检专题网    政策标准    《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》

《江苏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标准及评价细则》

创建时间:2022-02-15 08:40
浏览量:0
特色专栏